——中国海关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携手推进进口商品数据协同共享
8月1日,海关总署发布题为《企业申报迎来“商品条码”时代》的官方报道,宣布“全国海关正式开始推广使用‘单一窗口’商品条码申报功能,适用范围将逐步扩大到所有商品类别。“这一举措,将有效提升进口申报的信息化、智能化与规范化水平,助力进口商品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。
早在2018年7月,海关总署便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(以下简称“编码中心”)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共同推动商品条码在通关环节的应用,并建立进口商品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模式,通过标准化商品数据的源头维护,将国际源头数据应用于海关系统,使进口商品的报关信息更加准确、高效与一致,提高通关速度与效率。
为深入落实商品条码申报工作,南京海关与编码中心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,围绕医药、奶粉、日化、酒类、尿不湿等重点产品品类,共同推动进口商品的源头数据采集,逐步建立以条码信息为基础的数字化监管系统,完善海关条码备案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。
编码中心作为统一组织、协调、管理我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,支持进口商登录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(www.gds.org.cn)提交进口商品数据,基于商品条码和国际标准属性维护商品信息,经过全球条码验证与数据准确性校验后,形成标准化商品数据同步至海关系统,作为商品申报信息的重要参考和补充,为申报信息的智能辅助发挥作用,助力进口商品快速通关。
进口商品具有供应链链条长、参与企业多等特点。据了解,在进口商品的报关工作中,逾90%的商品由报关服务企业代理报关,而非进口商自身操作,加之入关、管理、销售等需要,进口商往往对接多个不同的报关代理公司,导致商品数据不断重复整理与维护,频繁产生数据差错,进而产生申报不准确、增加审查风险、影响通关效率等一系列影响。
标准化的商品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。商品条码作为全球通用的商品身份证,是商品终身不变的统一编码,其应用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企业用户达300多万家,覆盖快消品、医疗保健、建材、服装、图书音像等20多个行业。可以说,大众日用消费品均带有商品条码,在实现商品条码申报方面具有先天优势。
自2003年,编码中心便开始推进商品条码数据资源库建设,基于商品条码和全球数据标准开展商品数据采集,引导生产商、品牌商、进口商等商品源头企业自主维护商品信息,并推动商品数据在市场监管总局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应用,同时实现与阿里、腾讯、百度、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对接,实现“一次源头发布、全网多维共享”的数据应用模式,保障了商品数据在各个应用场景的准确性、时效性与一致性,帮助企业增强了商品标准化管理与营销水平,促进了商品贸易与流通。
进口商现在即可登录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(www.gds.org.cn),实时维护商品信息,还可实现以下应用:(具体操作可见:《进口商品数据_报关信息添加操作指南》文字链接)。
1. 数据标准化管理。遵循全球数据标准帮助用户生成全球通用的商品数据,便于产品的深度管理与营销。
2. 全球条码验证。全球商品条码有效性验证,并可下载校验凭证,帮助用户及时掌握商品状态,加强选品控制,保证产品质量,避免法律风险。
3. 信息全网共享。商品数据可及时推送至微信、我查查、百度等扫码查询平台,助力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和全面营销,提升产品认知度与影响力。
4. 数据深度应用。“一站式”对接专项应用解决方案,满足产品质量追溯、二维码营销、零供数据同步等深层应用需求,提高商品管理与营销效率。
未来,我们还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,推动标准化商品数据深入应用到政府机构、零售实体、电商平台等消费大众重点关注的应用场景,帮助企业提升商品知名度与影响力,降低运营成本,提升经济效益。(张文梅)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